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育人功效🫲🏿,進一步增強受助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9月7日📋,護管學院資助專員丁可凡老師和張青青老師帶領學院受助學生服務隊,開展了暑期資助育人走訪慰問活動🚶♀️。
首先,服務隊一行來到奉賢區奉德苑東區的一名學院貧困生家中,開展了“家校關懷行”走訪慰問活動。學院兩位老師向學生家長送上了各類慰問品,並傳達了學院和學校領導對學生的關心和問候。接下來👩🏼🍼,兩位老師向學生家長了解了學生的近期生活和實習情況👉🏼,並結合學生興趣和家庭情況,對學生未來的求職方向給出建議,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臨床護理技能,找準就業方向,用所學知識回報父母,回饋社會。慰問活動如炎炎夏日裏一股清涼的甘泉🤽♀️,滋潤著受助學生的心田👨🚀。緊接著,服務隊一行來到受助學生所在社區居委🧂,向當地居民們宣傳杏鑫娱乐資助政策,讓更多有需要的居民和學生了解杏鑫娱乐相關資助政策⚱️。
隨後,資助隊伍一行來到中共奉賢縣委舊址進行紅色景點參觀學習。中共奉賢縣委舊址原為“潘公祠”Ⓜ️。1927年8月,奉賢籍共產黨員李主一🤏🏿,以國民黨縣黨部執行委員的公開身份,與中共黨員大劉(劉德超,化名劉炳)👨👩👦👦、小劉(劉曉,化名劉巽齋)在這裏創辦私立曙光中學,同時秘密成立中共曙光中學特別支部📠,成為奉賢境內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同年秋,在中共曙光中學特別黨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中共奉賢縣委員會⛳️👨🏿🦳。這座承載著豐富革命歷史的建築,見證了奉賢地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光榮奮鬥歷程🏙。在講解員的解說下,服務隊一行聆聽了感人的革命故事,觀摩了寶貴的革命文物,大家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革命先輩展開了時空對話🎂,感受著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參觀過程中🤌🏿,學院服務隊成員李丹婷同學作為曙光中學校友,積極講述了她在曙光中學在校期間接受的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當看到陳列的曙光中學校歌歌譜時👩🏼🎓,李丹婷同學情不自禁地帶領大家吟唱起來👩🏿🦲。
走訪暖人心,溝通零距離。此次走訪慰問活動🧉🏃♀️➡️,不僅給貧困生帶來了物質上的關懷🚱,給予了精神上的鼓勵👱🏼♀️,送去了全體師生對貧困學生的深切關心和殷殷期望🧎🏻👳🏻,同時鍛煉了服務隊成員的宣講能力♊️,豐富了服務隊成員的紅色歷史知識,為進一步做好資助育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